1943年于29岁的杨成武而言,是充满重重危险与挑战的一年,是无比艰难难熬的一年,是短暂看不到光明浙江股票配资平台,只看到无边黑暗的一年。
在如漆的黑夜里,敌人露出了他尖利的獠牙和狰狞的面孔,恶狗一般狺狺而来,连身经百战的杨成武,也觉几无招架之力。尤为不幸的的是,此时的杨成武又身患疟疾,真是雪上加霜。
因此,当聂荣臻焦灼询问杨成武,该如何面对目下困局,该如何先发制人一招制敌突破重重围堵时,身体虚弱内心焦灼的杨成武,沉思半晌,最后也只有沉重叹息一声,然后从唇齿间,异常艰难不甘的慢慢说出三个字:“咬牙熬!”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可是,当根据地的部队熬到山穷水尽时,根据地百姓的日子也是一样的艰难,以至于在曲阳三区,1943年的阴历年过年时,该区太平庄170户的村庄内,竟然有70多户无米下锅。
在艰苦的战斗日子里,有一天,锄奸科科长杨德才向杨成武汇报了出现地根据地非常不好,甚至在杨德才看来,是性质非常恶劣的一个现象,那就是,根据地的部分妇女,通过所谓的“中间人”介绍,偷偷跑到封锁沟外面,嫁给了当地伪军和汉奸,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日,当杨德才义愤填膺地向杨成武汇报这件事情的时候,杨德才的情绪是异常激动的,他涨红了脸,嘴唇微微颤抖着,双手也不由自主地握作拳头状,放狠话道:“要让分区的锄奸队把这些'中间人’一个不留全部干掉,以绝后患!”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看着杨德才满脸愠怒之色,听着他急欲行动之策,此时的杨成武却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目下出现这样恶劣的现象,其根结不在“中间人”,更不在根据地妇女们,而在于如何突破现下的被动局面,积极寻找突破口,化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
可是,如何突破困局,如何主动出击,是压在杨成武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虽然他没有像杨德才一样,焦灼形之于色,可是,他内心的焦灼,比杨德才更甚。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在短暂的沉默中,杨成武和杨德才两人的思绪,都回到了曾经辉煌战斗的过去,从声势浩大、战果硕硕的“百团大战”,到后来日军如狼似虎、疯狂反击的“五一大扫荡”、“百日大扫荡”。
这一路走来,从辉煌到落寞,从光明到阴霾,杨成武比谁都懂得,敌人对他领导的一分区的仇恨敌视,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野蛮凶狠,而况他们这次面对的对手,还是八路军真正的劲敌,日军头目冈村宁次。
思绪回到1940年的秋天,杨成武虚弱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想起这一年的秋天,为了克服国内甚嚣尘上、风言四起的投降论,我八路军先后调集了105个团的40多万兵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这一年,杨成武已经担任八路军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晋察冀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在“百团大战”中一共派出了六个团的上万兵力,参加了这一场气势宏伟的大战。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在“百团大战”之前,杨成武早已和日寇进行了不止一次战斗,对于有些人闻之色变的日军队伍战斗力,杨成武早已了如指掌。
早在1938年,年仅24岁的杨成武,就曾率部消灭了伪军孟阁臣和赵玉昆的地方反动武装力量,完成了对晋东北和冀西北的整合。
这之后的1939年和1940年的两年间,杨成武率领部队,以山地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与日军巧妙周旋,相继取得了大龙华、雁宿崖、黄土岭、东团堡的一系列战斗的胜利,让日寇损失惨重,闻之胆寒。
尤其是在1939年的黄土岭战斗中,杨成武一举击毙了日军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更让他威名远扬。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一次,在“百团大战”中,自8月20日战斗刚一打响,杨成武就将八路军首战定在了井陉煤矿。井陉煤矿是当时日军在我国境内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是日军以战养战战略实施的重要后盾,此地为日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供应。打蛇打七寸。
为了一举拿下井陉煤矿阵地,杨成武率领战斗力最强的八路军第三团参加第一战,由三团一营攻新矿,三营攻老矿,二营攻打贾庄炮楼。
战斗从夜里十点开始发起。杨成武一声令下,一二三营同时向敌人发起冲锋。遭遇我军突袭战,毫无准备的日寇伤亡惨重。老矿阵地被顺利拿下,贾庄炮楼也在二营的猛烈攻势下,被一锅端了。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新矿区内,日军有一座高达10米的新修碉堡,易守难攻。激战至黎明时分,一营连长沈万玉带头冲锋,最终成功将敌人碉堡炸开一个大洞,战士们发一声喊,齐齐冲进碉楼内,成功占领新矿区。
此一战,日寇井陉煤矿被彻底毁灭,3000多名矿工也被成功解救,被华北日军称之为“挖心之战”。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杀日寇,救万民,是此时杨成武最大的感受与慰藉,他率领的八路军部队,就是要建立人民的革命根据地,赶走侵略者,还百姓以安宁与和平。
可是,自“百团大战”之后,杨成武才知道,日军疯狂的报复就紧逼而至。
1941年4月,冈村宁次接替多田骏出任日军华北司令,首先将杨成武领导的晋察冀一分区视为对日军威胁最大的八路军武装力量,必欲除之而后快。
老奸巨猾深藏不露凶狠毒辣的冈村宁次,和骄傲狂妄自负的多田骏不同,他最擅长“以华制华”策略。在出任华北方面总司令之前,他早已对八路军作战思想研究了个透里透。
自1942年5月1日起,至1942年6月20日止,侵华日军分三期,在冈村宁次的直接指挥下,对我晋察冀边区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扫荡区域涉及晋县、献县、深县、衡水等十三个县区。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在大扫荡中,冈村宁次利用晋察冀地区山形地势特点,大量挖掘封锁沟,把冀中根据地分割成2600多个余块,而后“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并利用大量伪军参与战斗。
五一大扫荡,最终使冀中根据地全部变成日战区和游击区,冀中军区部队损失惨重。
五一大扫荡之后,时隔仅一年,1943年9月中旬,华北日军在伪军的配合下,再次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起长达三个半月的“百日大扫荡”。
这一次,日寇共出动五万兵力。狡猾狠毒的冈村宁次将此次扫荡地点选择在了冀西山地。这里平原稀少,高山丘陵密布,物产贫乏,当地民众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此时,杨成武领导的一分区,在前面多次的战斗中,枪支弹药消耗严重,后续补给在日军一次次的扫荡中,又难以及时供应。为了彻底斩断一分区根据地与外界的供应链,冈村宁次派人绕着一分区的所在地挖了几百里长的封锁沟,打算彻底困死八路军部队。
雪上加霜的是,这一年,杨成武又患上了严重的疟疾。本来,这种病,有了西药奎宁也就容易治了,可是,被日寇一次次封锁的根据地,竟然连一片奎宁片也找不到。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眼见病情越来越严重,万般无奈之下,杨成武不得不躲进深山中的老君堂养病,用当地草药治疗,让参谋长黄寿发带领八路军20团和25团,在西线与日寇继续作战。
为了保存战斗力,黄寿发隐蔽主力部队,组织枪法好的机枪手,借用地形掩护,专打日寇指挥官,又让民兵埋设地雷阻挡日军前进。待敌人群龙无首,又被炸得晕头转向时,才主动出击。
靠着此种战法,黄寿发勉强守住了西线。
可是,此时,比日寇疯狂进攻扫荡威胁更大的饥荒,接踵而至。经历一次次的扫荡,又加上1942年的春荒,1943年秋天的根据地,一片凋零,满目疮痍。为了接济从冀中根据地撤出来的部队战士,一分区的粮仓很快就见了底。
仅存的小米和鸡蛋,都留给了伤员,战士们只能吃喂马的黑豆,就是杨成武也不例外。日日吃稀饭吃黑豆,战士们一个个都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有的甚至患上了夜盲症。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时候,粮食弹药充足的日寇,却还在夜以继日地挖封锁沟、修炮楼,根据地的面积不断缩小,日军的气焰愈发嚣张。
为了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病情稍稍稳定后,杨成武又强撑着病体,组织兵力,采用夜袭战和切断水源等多种方式,成功拔掉了日寇位于根据地腹地的数个反动据点。
为了不和根据地的百姓们抢野菜吃,战士们开始吃山里风干的柿子、栗子、枣子,又把黑豆、玉米芯和麦麸一起磨成粉,做成糊糊吃。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可是,就是这样,根据地的百姓生活同样苦不堪言。在冀鲁豫根据地的沙区,百姓们只能吃糠,吃花生秸子,吃棉籽。
丧尽天良的日寇,又在此时,趁机决堤128处,直接导致全晋察冀根据地17万顷良田被淹没,60万石粮食被冲毁,波及近万名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存。
眼看着战士们每日吃着黑糊糊,个个面黄肌瘦,当地百姓连过年下锅的米都没有,日日以野菜充饥,杨成武的心里难受极了。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可是,当此极度艰难困苦之际,身为军分区总司令,曾经屡战屡胜的年轻将军,杨成武亦是一筹莫展。所以,当聂荣臻用期待的眼神看向杨成武,询问他如何突破日军的重重封锁时,杨成武只有无可奈何的答以三个字:“咬牙熬。”
可是,必欲将八路军置于死地的日寇,可容不得我军有喘息和咬牙熬的机会。
很快,他们又想出了更狠的一招,用来瓦解八路军在根据地的群众基础。日寇先是在华北一带疯狂发行伪币,导致根据地爆发严重通货膨胀。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然后,他们又开始到处宣扬自己的“优待”政策,那就是沿根据地各县居民,如果想当伪军的,每个月可以领到12块钱的伪币;如果曾经当过八路军的,来当伪军,则可以每个月领到30块钱的伪币。
同时,日寇还动员利用锄奸科科长杨德才口中的“中间人”,到根据地周边到处宣传日寇政策,游说根据地妇女跑到封锁沟外面,嫁给伪军或汉奸,不但能解除饥馑之忧,还能得到30—80元(伪币)不等的“卖身钱”。
当然,把根据地妇女带出封锁沟的“中间人”,也可以得到三到十元不等的“中间费”。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时之间,根据地的大姑娘小媳妇,在这些“中间人”的鼓动游说下,迫于生计选择外嫁改嫁的,不在少数。
据统计,在易县龙居村,有13个青年女子偷偷跨过封锁沟,选择外嫁或改嫁,其中有8人嫁给了当地特务,在相家庄,甚至连妇救主任都嫁给了特务。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方面,在根据地,一分区中层党政干部都娶不上媳妇;另一方面,不断有根据地的青年女子偷偷跑到封锁沟外,选择嫁给特务、伪军、汉奸。也无怪乎杨德才心里着急,以至说出要将“中间人”赶尽杀绝的狠话。
可是,杨成武心里再清楚不过地知道,杨德才口中的这些“中间人”,并不一定都是伪军或汉奸,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根据地贫苦农民,为了能够活下来,他们迫不得已干起了这样的营生。他们也是被逼走投无路。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因此,面对杨德才的义愤填膺,沉默许久的杨成武,回忆了很多,思考了很多,更对眼下根据地八路军的艰难处境,心知肚明。他缓缓看向杨德才,眼神无奈甚至有些悲怆地问道:“我们根据地能养活这些人吗?”
这一问,就问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杨德才不得不承认:“当然不成,没粮食,养不起她们。”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杨成武轻轻咳嗽一声,再次用无奈悲怆地语调轻轻说道:“既然养不起她们,为什么不能放她们一条生路呢?她们在根据地无人可嫁,我们还管她们过去嫁给什么人吗?”
这一反问,问得杨德才哑口无言。他不得不承认,即使被这些所谓“中间人”赶尽杀绝,也于事无补。事情的根结不在“中间人”,不在边区妇女,而在日寇阴狠毒辣的封锁政策。除了突破日寇的封锁,别无他法。
自作孽不可活。冈村宁次在华北的血腥封锁注定成为日寇在中华大地上最后的疯狂。
自1943年下半年开始,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遭到惨败,其海上作战运输线被美军彻底切断。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为了扭转败局,1944年春,日军华北野战兵团不得不陆续调往华中,放弃他们原先志在必夺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这年六月,冈村宁次调任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指挥发动豫湘桂战役,以挽救被孤立于南亚的日军。
冀中根据地再次回到人民军队的手中。而历经封锁、饥饿、战乱折磨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浙江股票配资平台,在一年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覆灭,最终迎来了和平与光明。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鑫东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